三.李氏蚁
作者:cassly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868

李达辉和我穿过小树林向北走了近三公里,沿途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色,只有成片枯黄的野草和石头堆。身边方圆数百平米区域内居然看不见任何鸟兽,这不禁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来岛上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是我发现,这个岛的生物系统却异常地简单,它的物种资源也十分匮乏。”李达辉说,“我每天往返跑数公里的路程,也才搜集到为数不多的几种昆虫而已,这和在陆地上的情况完全不同。”

我点点头,的确,蒙得丝里岛跟同纬度其他的地方相比环境差异很大。水土气候是一方面,但肯定还隐藏着某种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从登陆这里之后,我至今没见过除了人以外任何一种大体型的动物。

李达辉突然转过头神秘地说道:“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我摇摇头。

“带你去看看。”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笑说:“我发现了一个原因……”

反正今天休息,我就决定跟他去看个究竟了。

我们穿过了一条不到10米宽的小河,河水不深但却很急,淌过去之后上了对岸。这的景色和对面没有差异,但是出现了一些高大的树木和灌木丛,李达辉指着不远处树下的一个隆起的土包说:“到了,就在那里。我们过去。”

走近时我注意到,原来那是个蚁穴,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生物的巢穴,地面上到处都爬着这种灰白色的小虫子,它们在洞穴口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初看时,会以为是群蚂蚁,但仔细观察却发现根本不是。它们的个头不大,2-3mm,体壁光滑有毛,背部是鳞甲状外骨骼,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4对足,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触角管状,触角末端下方各有一只小型复眼,无翅。

“这个是我最先发现的,所以我把它们命名为‘李氏蚁’,它们有别于现今所见过的任何一种社会类动物。”李达辉在我身后说道,我抬头看了他一下,他继续道:“现在看见的是工蚁。一会我再给你展示其他的种类的李氏蚁。你会发现它们的进化究竟有多么神奇!”他说到这时有些激动。

我伏下身观察着这些所谓的李氏蚁,真是可笑,为什么不起个更动听些的名字,这明明看上去是蜘蛛,怎么会起个蚁的名字?

我刚想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却见李达辉拿着根长木棍走过来,他望了我一眼道:“看好了。”我连忙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地面的“李氏蚁”上。

他开始一点一点的掘起蚁穴入口的泥土来,动作很谨慎,十分精确。李氏蚁们慌乱地逃窜,洞口逐渐扩大起来,同时他没忘提醒我注意不要被李氏蚁们爬到身上。

过了1分钟左右,他突然说道:“注意了你仔细看,兵蚁要出现了。”

我观察着被破坏的蚁穴出口处,只见从里面涌出一群黄褐色的李氏蚁来,它们的样子跟工蚁相比差距很大,体型要比工蚁大了2-3倍之多,而且那一翕一合的上颚出奇的发达,像一把锋利的剪刀,随时准备着同入侵者战斗。此外还有不同的是,兵蚁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已经特异化了的后肢像蚂蚱一样,强壮而且细长。

“注意不要被它们跳到身上,”李达辉一边说,一边继续用木棍去破坏蚁穴,他正在激怒这些可怜的李氏蚁们,我谨慎地向后退了退身子。

紧接着奇妙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此时是我一生中最诧异的时刻吧!

那些李氏蚁们并没急着向我们涌来,而是迅速集结在离穴口的不远处,以兵蚁为基点一团团地聚集!它们越聚越多,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几乎出动了巢穴中的所有成员而集结成一团体积庞大蚁球。几千只李氏蚁聚集在我们的面前,然后慢慢地变化着,片刻后居然聚合成了另一种的生物的形态!

真是太神奇了!这是我见过的所有的生物中最了不起的杰作!它们分散时是单一的李氏蚁,却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重新凝聚成新的形体!

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兔子大小的怪物,它有4条腿,用后肢支撑着身体,前肢上扬,爪子的形状如同镰刀一样,样貌不是清晰,不过能够清楚地看见头部有一个起到视力作用的眼点,那正是由兵蚁们的复眼组成的!

我们两人兴奋地望着地面上那个充满敌意的小怪物,李达辉激动地说:“怎么样!乔,这难道不是进化史上的奇迹吗!弱小的物种,通过聚合起来改变形体的大小,这样就可以同远大于自己体形的天敌对抗了!”

“那它实际的攻击力会怎么样?也会像其他大型动物一样运动吗?”我急切地问道。

“不!只是形体上接近于目标的大小,但它们会变成所接触过的任何物种,通过变成对方的天敌的形状来达到吓走对方的目的。而实际上……”他说着用长木棍轻轻捅了一下聚集体,小怪物如同尘土般片刻被瓦解了,掉落下来的李氏蚁们又开始重新聚在一起。

“它们的组合其实是很不牢靠的,但是如果对方冒然攻击的话,一定会在击溃它们的瞬间被兵蚁爬满全身,这样那个倒霉蛋可就要哭了!”李达辉哈哈的大笑着,突然他站直身体,一本正经地大声宣布道:“从今天起,即卡拉姆星历4月27日,我将把在蒙得丝里岛上发现的新生物命名为‘李达辉蚁’!它们的聚合体则被正式叫作为‘李氏蚁聚合体’!”他回过头指着我说道:“而你!乔月先生,则作为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人!”

我笑着附和地鼓掌,李达辉白胖的脸上挂满乐幸福的表情,他的这个发现是可以使他载入卡拉姆物种记录史册。

正当我们兴奋地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时,却被接下来的一幕吓得不知所措,李氏蚁完成了新的聚合体后,突然向我们扑来,我和李达辉一惊,慌忙向后躲避,但是它们在扑击的同时也喷射了“蚁酸”,李达辉的手臂被蚁酸沾上,顷刻间就红肿起来。李氏蚁扑击完,落地后立刻瓦解,但又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凝聚成不同形态的聚合体,经过几次这样,我们反倒被逼退数米远。

李达辉连忙掏出手帕擦拭沾在皮肤上的残渍,他拉了拉我的衣角说道:“走为上!”

我们有些不甘地离开了树下李氏蚁巢,望着屹立在地面上的聚合体,我心中充满了对这种生物的敬佩。

在返回营地的路上,李达辉对我说起了他发现这个物种时的经历,起初他注意到的是岛上大型生物并不活跃,但是小动物和其他的昆虫种类却比较丰富,尤其是岛上随处都可以见到这种类似于蚂蚁的“李氏蚁”,于是他就捕捉了一些带回去研究,结果他发现,当李氏蚁们以个体形式活动时,行为与其他昆虫无异,但是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数目达到15只时,就试图结合成一种小型的聚合体逃离囚禁着它们的器皿。并且这种集中起来的力量居然可以将器皿盖掀动。

于是他大胆推论,当个体一旦聚集为群时就拥有了强大智慧,而且这种李氏蚁的群集智能显然要比其他的社会类生物大许多!也许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甚至会有产生聚合体文明的可能。

此外还有惊人的一点是:岛上的李氏蚁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大家族,它们区别于蚂蚁,即使来自于不同巢穴的李氏蚁们,也能相安无事地共处,它们的不同种群之间从来不发生战争。他调查了蒙得丝里岛的南面,那里并没有分布着李氏蚁的迹象,但是一旦越过那条小河后,每隔数十米都会发现一个李氏蚁的蚁冢。

“它们可以模仿接触过的任何生物体的形态,我观察过很多次,它们在形成聚合体的时候外观都不尽相同,而它们变形的生物正是其他地方的动物。”

“那么那些动物现在去哪里了?岛上明明没有大型或体型稍大些的动物啊。”我问道。

“或许是被消灭了,也或许被赶跑了。总之,在岛上有这么一种虫子生活,恐怕没有什么生物能与之匹敌。”李达辉抚摩着被弄伤的胳膊,手指在接触到伤口后,浑身不由的颤动了一下,他抱怨的骂了一句:“只是这兵蚁的毒液真他妈见鬼!我以前抓的都是工蚁,它们从来不喷毒汁,没想到兵蚁居然这么厉害!”

“李老师,您是说它们会变成接触过的任何生物吗?那么它们今天接触了我们,它们就会变成人的模样吗?”我提了一个问题。

“理论上是,它们有这样高的智慧,肯定已经记住了人类的样子。乔你注意到没,这一定是李氏蚁们第一次遇见人类袭击,因为它们在对付我们的时候,并不确定我们的天敌,所以在每次被我用木棍击溃时,它们都在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可是,李老师,您不是以前抓到过它们的工蚁吗?”我问道。

“那只是在野外偶尔捕捉的。至于能不能变成人类的形态,我想或许当它们在有了足够的蚁群之后,才会凝聚成人类的样子或体形更庞大的形态。可是由于地面的重力缘故,聚合体的高度会受到限制,只要没有起到骨骼作用的李氏蚁出现的话,聚合体的身形是不会过于高大的。”

返回基地时已经过了中午,我们俩谁都没提这件事,李达辉要决定独立完成关于李氏蚁的考察工作,如果这个消息被传播出去,其他的科学家们就会蜂拥而至。至于李达辉胳膊上的伤疤,他只以不小心被毒树划伤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