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画中人 (一)
作者:檀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58

))”

冷江寒叹道:“寻常风寒自是不敌,只是晚辈这毒寒中的甚是蹊跷。”

老者听闻,心中好奇,道:“竟有这等怪事,你且伸手过来,老夫倒要看看是何寒毒,这般厉害。”

那枯瘦之手搁在冷江寒腕上,也是冰凉,上面青筋团如虬根。

过得片刻,那老人猛一翻手,扣住冷江寒右腕,厉声道:“你到底何人?”

冷江寒一惊,待要挣脱,却是不能。

数日风寒之痛,已然耗去他绝大体力。

那老人又道:“黑龙珠寒毒,阁下与那瑶碧宫是何关系,速速道来,否则莫怪老夫了。”

声音颤抖,言语间已是极不客气。

冷江寒大惊,此人搭脉间竟能识的来由,确是厉害。

只是他话中似藏着深深恐惧,难道他与那处有甚关系,抑或是在躲避?莫非他布这玄阵便是用来防着那的什么人吗?

当下便道出那万无常如何在茶中下毒,自己不察,喝了下去,至于前后因由,却是未提。

这老人竟也不再追问,只是低头沉思,脸上阴晴不定。

冷江寒自是瞧不清那老者脸色。

过的良久,老人似有主意,松开手道:“天意如此啊。你且坐下。”

冷江寒大奇,不知老者何意,却也依其言坐了下来。

那老者想了想,便抬头朝外道:“蝉儿,你们进来吧。”

二女早已等的焦急,情知事情有变,当下欣喜,奔进屋来。

老人道:“这是我孙女越蝉,蝉儿你去泡些茶水来。”

虽有一烛,屋内仍甚是黑暗。

那越蝉姑娘寻来多支火烛,一一点燃,顿时光明百倍。

烛光中,那老者却已起身,手持竹杖向里间行去。

背影佝偻,行动颤微,望之令人心悸。

实难相信初来时,那洪亮声音便出自此人体内。

屋内光明,四周竹墙上红线交织,间或垂一铜铃。

戚竹雯自是不知这铃何用,轻扯红线,发出叮当脆响,只觉甚是有趣。

冷江寒四处环顾,这屋内摆设竟与寻常人家无甚区别,除了那许多风铃。

一应物件,竟皆竹制,想那老人对竹有着莫大情钟。

在那西面墙上,悬挂幅画,远远望去,像是山水,水边似有一人,身着白衣,再要细看,却是不清了。

冷江寒对画作到颇感兴趣,便即起身过去,待要细赏。

行的近了,那却不是山水画,到像是一石窟,上垂貌似钟乳石,却非白色,通体碧绿,下有溪水,缓缓流动,水底细石竟也清晰可辨。溪边女子,身披细纱,肌肤雪白,乌丝未束,悬垂及腰,左手置于身前,微扯发稍,右手轻轻探出,指成兰花,葱白如玉,似在抚弄发丝,好生楚楚动人,让人心升怜惜。

画边题有诗句:青丝比作弦,轻弄拨七音。却道玉坠时,月碎满天星。(注1)

那束发的玉簪果然正静静的躺在溪水中。

那白衣女子竟是以自己的青发当做了琴,来弹拨,却不知道是弹给何人听。

字里行间,透出深深的愁思。

却不知思念的人是否知道自己的心意。

便任凭那满腔愁绪随流水而去。

那水中却少了轮明月。

冷江寒自然是看的呆了。

连戚竹雯也好奇的靠近过来。

只是……

只是画中那女子竟没有画出五官。

在那诗意的画面中硬生生留出一块空白。

却不知作画者为何要留下这块空白,使之看上去极不谐和。

竟让观者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寒意。

注1:此诗为在下原创,为此书特用本人2月份发表在布衣网上的诗改编而来。

原诗如下:

《秋夜有感而作》

秋水,孤影,伊人依栏愁。

两点眉,黄花落,鬓发乱风吹。

青丝弦,拨七音,淡了心情。

玉簪,突坠,溅飞半天星。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