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愿君此去上青云
作者:府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32

除了正旦大朝,每年从chūn节到元宵的这段rì子,大唐几乎是从上到下大放长假,在必要的政令和军国大事之外,其余的政务都会等到元宵之后再处理,既然紧赶慢赶在年前赶到奚王牙帐办完了事情,知道回程不必急于一时,裴宽和裴果也就答应了奚王李鲁苏和固安公主的邀请,带着随行人员留了下来。而裴果一出牙帐就主动找到了杜士仪,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公冶师兄的下落,杜十九郎你可知情?”

不但知情,而且人原本就在这奚王牙帐之中。

杜士仪很想如此回答,可公冶绝那倔脾气他不是第一次领教了,思量了再思量,最后不得不含含糊糊地道:“公冶先生神出鬼没,一时半会不清楚。裴将军,这儿话不便,你我回帐中深谈如何?”

裴果毕竟是设法找了理由在幽州等着裴宽这位唐使,此刻为的私事,他看了一眼裴宽,见其仿佛并没有紧急公务要对杜士仪,这才跟着其回了帐中。等到坐定之后,原本面上有些急躁的他听到杜士仪问起公冶绝昔rì托付晚辈之事,他顿时怔住了,脸上渐渐流露出了深深的黯然。

“我就知道……师兄他是一不二绝不欠人情的人,因为我一时疏忽,却让他对不起自己的老友,所以我这些年根本没脸面再见他。”裴果深深叹了一口气,继而便怅然若失地道,“若不是他这硬脾气,从前那会儿叙军功,早就盖过了如今单领一军的我……”

“裴将军也请不要一直惦记着当年旧事,人各有志,公冶先生选择的是对他来最适合的一条路,而裴将军选择的,也是最能展现所长的一条路。更何况,当年我和崔十一郎初从公冶先生学剑的时候,他就曾经托付我们打听裴将军的近况,显然对你亦是关心得很,绝非有什么心结。”

“哦?”裴果一时眼神大盛,见杜士仪复又点了点头,他不禁扶着膝盖站起身来,好一会儿方才长叹一声,“不知道今生还能有幸和师兄并马征战否?”

大帐之外,公冶绝中捏着一个酒葫芦,面露犹豫地看着帐中情形,突然心中一动倏地横移一步,见背后拍了个空的岳,岳。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你虽然是被安国寺崇照法师收养的孤儿,但你无论在安国寺还是在少林寺,没见过那许多黑暗丑恶的东西,生命对于你来,是最可贵的。记住,以后不要被我这种花言巧语的女人给骗啦?就比如我骗你到幽州送信给公冶先生,其实根本不是为了这么一回事……”

见岳,就是外出任县尉,抑或是州府参军,但历来重京官而轻外官,故而前者清贵自不必,而秘书省校书郎,又是诸官之中最清贵的”

南门吴裴尽管比不上河东裴氏,却也是名门望族,如今在朝亦是兴旺,有意提醒他这个外人,自然也是因为裴宁的缘故。杜士仪心中明白,自然连声道谢。一转眼到了除夕夜,李鲁苏摆下大宴款待唐使以及部族上下人等,篝火之前奚女热舞,琵琶声促,一时间也不知道多少人喝得酩酊大醉。而固安公主轻轻巧巧灌翻了李鲁苏之后便悄然先行退席,不多时又命张耀传信,很快就把杜士仪也叫了来。

姊弟俩在前头那些喧嚣吵闹声中双双上马来到了老哈河畔,见四面山风紧促,脚下草木枯黄,固安公主便回过头看着杜士仪道:“这片山水,我不知道还要看多久,但你总算是可以回了”

“阿姊……”杜士仪想到那一卷让李鲁苏仍以固安公主为妻的制书,心头一时也有些不是滋味,随即便勉力打起jīng神道,“等回到京城,我也会常常给阿姊写信的”

“那还用?你若是敢就此断了音信,小心我把你和王娘子的事情捅出”话虽得凶巴巴的,但固安公主却伸抓住了杜士仪那马头缰绳,让两匹坐骑靠得更近了一些。她这一生就连生母也没有多少时间一起相处,父亲嫡母兄弟姊妹更是疏远得犹如外人,唯一的孩子也被她亲扼杀,只有张耀算是她半个亲人,如今认了这一个弟弟,她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留了给杜士仪,因而须臾便用关切的语句叮咛嘱咐了起来。当她得知裴宽出了那样的建议时,她微微蹙了蹙眉,却是道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秘书省校书郎固然好,可自从天后年间,历代天子渐渐住在大明宫,这太极宫中的秘书省就不如从前了。毕竟,圣人哪里那么好兴致,为了查阅一本书特意跑秘书省?而外官确实不易显眼,但京畿道内各县的县尉,凭你的门第族望功劳,尽可做得。若能主持一次解试,未必不能收人望你回京后,尽可和京兆公杜思温好好商量,也可以找玉真公主问问主意,不用cāo之过急。当然,最要紧的是圣人,若能让圣人再见你一面,比什么谋划都强”

到这里,固安公主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把中一条马鞭递给了杜士仪:“你就要走了,我也不送你那些金银珠玉之类的俗物,这条马鞭是我亲做的,你留下做个纪念,这也是号令我那几个护卫的信物。记住,阿姊我等着你在长安城中官居高品,将来给我撑腰”

“好”

杜士仪郑重其事地接过马鞭,旋即在固安公主的上紧紧一握。见她展颜露出了一个妩媚的笑容,他突然生出了一丝遗憾。倘若十三娘也在这儿,知道有了这么一个豪气爽利果决的阿姊,一定会比他更加高兴的

jīng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