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山
作者:扶山大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288

时间到了寒冬时节,大雪已经封山好一段时间了。平rì里不再有百姓上山拜佛求签了,没有百姓的惠顾,自然得不到粮食的补充,加上山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雪封山,连野果也冻坏了······

这种种原因,直接造成了寺里粮食告急了,必须要下山化斋一趟才可以度过这个冬天了。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偶尔的事情,而是每年都会发生一次。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入红尘,如何出尘?老和尚直接把这看成是一个炼历的机会了。所以每当这个时节,三个和尚并不惊慌,两个小和尚心里还隐隐地有些高兴呢。

马上就要出发了,三个和尚从几天前就开始准备了。在雪地中行走,一双鞋子至关重要,没有钱买雪鞋,便把布鞋的底加厚几层。衣服当然也是必要的,所以都忙着把破了的大棉袄打补丁呢。把晒干了的粮食通通收起来,留作路上当干粮。还有就是把灶膛的锅头、铁煲等放回房子里,免得在简陋的厨房里风腐了。

最后,把门墙一关,在一个天气稍微晴朗的早晨,一个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离开了白玉寺,一段一年一次的山下之行便开始了。

且先不说下山后会有怎样的遭遇,单说此刻三人的表里表外又有所不同。法明老和尚依然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虽然年纪显老,可是人却jīng神得很。穿一身由于补丁打多了而显得有些窄小的棉袄,走在两个小和尚的前面,充当着引路人。的确,他一直都是两个小和尚的引路人。

江流儿紧紧地跟着法明老和尚,显得很兴奋,东张西望地,脚步很是轻快。要不是法明老和尚勒令他们两个必须踩着他的脚步走的话,江流儿可能早已经把他的同伴甩到身后不知多少千米了。

最后面的山木儿心情却有些复杂,有兴奋,也有担忧。时而把头上的小皮毛摘下来,拍掉上面的雪迹,也不知道想拂去的是冰雪还是内心深处的不安。

一直到山脚,他前面的江流儿发现了他的不对劲,于是问道:

“山木儿,你怎么了?”

山木儿很明显被江流儿这突然的问题吓了一跳,期期艾艾地答道:

“没,没什么······”

知子莫若父,法明老和尚一把将他们养大,江流儿看不出的问题,不代表他不能看出。看见山木儿那闪闪缩缩的样子,他不禁喝道: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山木儿,你要做那庸人么?!”

诚实善良的山木儿看见师父生气了,忙收起自己内心的不安,他也不敢告诉老和尚他对这次的山下之行有不好的预感,只是乖乖认错道:

“师父,弟子知错了!”

法明老和尚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脚步放慢了些。这样,原先还跟得有些吃力的两个小和尚也轻松多了。

三个和尚下了山后径直往北方去了,这个方向并不是最近的刘家镇,因为这次他们准备在包括刘家镇在内三个城镇化斋,不过却把刘家镇放在了最后。因为在刘家镇结束化斋后,就地购买粮食搬回山上会省去许多功夫。

他们此去的是刘家镇西北方的陈家镇,这是个人口和刘家镇相差不大的一个小镇,地势偏僻,离小镇不远就是一片原始森林。镇里的人都靠打猎为生,因为出产一种火红sè的上等狐毛而远近闻名。镇子颇为富裕,而且现在大雪封山,猎人们正是窝在家里喝两口小酒、嚼两片腊肉的闲暇时期。也不知道道貌岸然的法明老和尚是不是打这个主意,才把第一站放到了这里。

远远地,三个和尚就看见那半埋于雪中,刻着“陈家镇”三个古字的石碑了。马上就要进入陈家镇了,山木儿心里的担忧一点儿也没有减少,甚至还有种抗拒的感觉!他觉得很奇怪,往年虽然也不喜欢,但也还没有到如此地步啊!这时候,他心中那个不好的预感又出来了,一时间他有种大热天掉进冰窟的感觉!

山木儿不喜欢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每年在这儿都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今年自然也不会例外。至于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呢?不受欢迎算不算不愉快?被视作瘟疫算不算不愉快?

只见在村子里走动的人一看见是三个和尚来了,一张之前还有说有笑的脸立刻臭得就像那千年茅坑,而且二话不说就匆匆离开了。不消一会,整个镇子的人家至少会有一半“出外”了!剩下的一半,一看三个和尚要上门,立刻就会爆发出神迹般的速度,去关门!吃闭门羹还是小事,一不小心头破血流就大件事了。有那么个反应迟钝的,让三个和尚进了门,则一脸晦气地把几个铜板扔到门口,趁三个和尚弯腰捡拾的时候,赶紧关门!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还得说到这个村子的习俗,由于镇上的人们都靠打猎发家致富,所以信奉的乃是关二爷,与佛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而且镇上的人们迷信,认为和尚是晦气之人,见到了他们就得倒大霉。若是碰到了的话,如果他们拿把刀把碰到的手砍下来,这也不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总之,在陈家镇里,和尚是与乌鸦划上等号的,甚至更可怕,乌鸦至少不会敲门!

三个和尚的遭遇可想而知了,从早到晚,吃了不知多少闭门羹,受了不知多少白眼,听了不知多少辱骂,化缘的木钵还是一点变重的意思都没有!

天很快就黑了,雪纷纷扬扬地下着,被狂风卷得漫天飞舞。这样的天气,如果不把门墙都封死了,那屋里休想有一丁点温度!当然,如果有一堆火,二两小酒,那又是一种享受了。可惜劳累了一天的三个和尚没有这样的福气,此刻的他们正萎缩成一团,栖身于镇子西边的破庙中,火也生不起来,就着雪啃着冷冰冰的干粮!面对如此困境,山木儿还是忍不住问法明老和尚:

“师父,他们为什么要讨厌,谩骂我们啊?我们做错了什么吗?”

法明老和尚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道了一声佛号,神情也颇为落寞。倒是江流儿津津有味地啃着干粮,回了山木儿一首小诗:

他骂由他骂,

他笑由他笑。

我心自空明,

我心自通透。

三天后,三个和尚离开了陈家镇,往陈家镇东边的李家镇去了,这是他们的第二个目的地。

雪又大了几分,白茫茫的一片,使这片压根儿与圣洁沾不上关系的土地看起来也有了几分神圣的味道。

三个和尚高一脚,底一脚地走在雪地上,行动颇为缓慢。山木儿的担忧并没有因为离开了陈家镇而消失或减轻,反而更沉重了,因为接下来的李家镇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李家镇的人口比陈家镇多一些,地理位置也没有陈家镇那么偏僻。在李家镇的东北边,有一条大河经过,这条大河的发源地是北方的一座雪山,一直流到南方肥沃的土地上。每年的chūn夏两季冰雪融化,一片勃勃生机,给李家镇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作为南北运河交通的一个中转站,码头上的交易rì进千金!所以,李家镇是邻近最富裕的一个镇子了。

李家镇的民风比较开放,民众对和尚倒没什么偏见,每年三个和尚化的斋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此。之所以说这里也不是个好地方,是因为镇子里有个姓李的人家,其家主李彪就是个十足十的恶霸,**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可是人家的舅子就是李家镇的地方官啊,官官相护,你能怎么样呢?这个李彪特别喜欢欺负外来之人,嘲笑捉弄一番是小,打断手脚,抢光钱财也是常有的事!

当踏入李家镇的那一刻,山木儿心里就在默默地祈祷:“佛呀,千万不要遇见那个恶霸啊,千万不要啊······”,可不知道是佛没听见他的祈祷,还是他的祈祷不够诚心,反正他念完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他就看见了那个最不想看见的人!

哎,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啊!

远远地,三个和尚就看见那李彪聚集了一伙流氓在街上拦住了一个颇有几分姿sè的女子,正对其上下其手,左右的行人敢怒不敢言。最后,那女子不堪其扰,趴在地上掩面而哭。这柔弱的表现恰恰是流氓们最喜欢看到的,一时间都忍不住大笑起来,那恶霸李彪更是一副得意的小人嘴脸,只听他用自认为最温柔的语气说道:

“小姑娘,你就从了大爷我吧!跟了大爷,让你吃香喝辣,要多快活有多快活!本大爷穷得只剩钱了,哈哈······”

想到猥琐处,一班流氓仰天大笑起来,也不去管那个女子,似乎那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又得瑟了一阵,那李彪又突然想起几句流氓经典语录,正想做作一番,所以看向了地上的女子,可是这么一看却吓了一大跳!

原来那女子也不全是个绣花枕头,竟然趁他们不注意之时,已经跑出一段距离了。这还了得,煮熟的鸭子想要飞了?李彪赶紧踢醒了还在仰天傻笑的手下,赶快去给我追!